我们把查询放在这里了!

和谐公交
上海:地铁票价技术性降价一元
2010-05-10

  上海轨道交通赶在世博会开幕前先后实现2号线东西双向延伸、9号线东延伸以及7、10、11号线开通运营,全路网总长达420公里、11条线路、280座车站,首次超越北京成为全国第一大规模。随着路网的扩大,单线全程票价和路网单程票价均有明显提高:全长60公里的2号线,全程票价9元,路网以2号线浦东机场站至11号线安亭站等极端例子,最高票价10元。

上海自1995年4月10日正式通车1号线以来,票价体系经过多次调整,早期一直实施“乘坐一条线路、购买一次车票”的模式。自2005年12月25日由1、2、3、4、5线初步组成网络化运营时,开始实施“一票换乘”模式,乘客可以在不同线路间自由换乘,只要乘客在进站后的2小时内出站,计价系统就自动完成线路间的连续计费结算。而且为了减轻乘客的出行成本,计价系统采用的是最短路径的计算方法,即,有意忽略乘客的实际乘坐里程,仅仅按照从起点站到终点站的理论上的最经济里程收费,即便乘客以乘坐地铁消遣,负责票务处理的中央计算机也对乘客所经过的具体车站“视而不见”。

北京地铁票价为全程2元的“一票制”。南京地铁将于5月28日开通3条新线,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,决定实行新的票制“2元起步4元封顶”,2元乘坐1到8站,3元乘坐9到12个站,13站以上4元。南京将是国内主要城市中地铁票价第二低的城市。

上海拒绝效仿北京模式,实施“递远递减”的“多级制”计算原则,基本上是每增加10公里递增1元,大约0-6公里3元、6-16公里4元、16-26公里5元、26-36公里6元、36-46公里7元、46-56公里8元、56-66公里9元、66公里以上10元。

正因为“一票换乘”模式按最短路径计费,所以,上海轨道交通每次开通新线、新段,以及增加换乘车站数量,都必然导致一部分车站之间的票价下降。目前,路网有四线换乘站1座、三线换乘站7座、二线换乘站32座。在三线换乘的人民广场站,工作日70万人次客流中,近20多万是站内换乘者,换乘率高达30%以上。通过换乘,乘客缩短了出行的路程和时间。

尤其是7、10号线的开通,大幅增加了路网内的换乘机会,一批原本相互之间需要长距离绕行的车站,变成了直行关系,例如从1号线的常熟路站至2号线的中山公园站,原本可在人民广场站实施两线换乘,也可在上海体育馆换乘4号线,票价均为4元,而现今可以在常熟路换乘7号线,然后在静安寺换乘2号线,票价降为 3元。又比如10号线通车前,从4号线的海伦路站到1、8号线的人民广场站,需要在上海火车站站换乘一次,或者到世纪大道换乘2号线到人民广场,全程最少5站路,最多9站路,票价4元;现在计价系统默认为乘客是从10号线的海伦路站到南京东路站,然后换乘2号线到人民广场站,全程4站路,只需3元。地铁方面表示,类似借助网络化运营技术性降低票价的例子不胜枚举。